高雄綠建築自治條例打造「海綿功能城市」,雨水貯集及綠化規範,增加高雄蓄洪及滯洪能量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域情報
高雄綠建築自治條例打造「海綿功能城市」,雨水貯集及綠化規範,增加高雄蓄洪及滯洪能量
新聞摘要
  • 高雄綠建築自治條例打造「海綿功能城市」,雨水貯集及綠化規範,增加高雄蓄洪及滯洪能量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康芮颱風襲台期間,近5百毫米之短時間降雨造成全台淹水災情,高雄市實施綠建築自治條例及滯洪設施發揮治水成效,未釀成重大災情,市府規範建築物設置雨水貯集設施及綠化等有效減緩都市暴雨之綠建築設備,每年目標設置雨水貯集設施約6座國際標準游泳池蓄水量,屋頂綠化目標15萬平方公尺,分散設置可協助地區微滯洪,增加都市海綿功能,根本解決都市防洪功能。
 
市長陳菊曾表示,高雄已經揮別灰暗的天空,公部門建構完整的生態濕地、滯洪池及截流站系統,淹了十幾年的澄清路因為寶業里滯洪公園終於擺脫水患,更持續將防洪觀念利用法令工具及宣導推廣至民間建築。綠建築自治條例率先全國針對公有、大規模及重污染建築物規範較中央嚴格之滯洪設施規定,同時在議會氣候變遷小組議員們的協助與督促下,將高雄滯洪系統帶入新紀元與新智慧,並有效減少水患災情。
 
工務局局長楊明州表示,由於氣候變遷影響,近年來降雨強度已超過都市排水系統及土壤含水量的負荷。因應市府「總合治水」政策,「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規範建築物設置屋頂綠化及雨水貯集槽,發揮建築基地收納自身雨水的「微滯洪池」概念。針對綠建築自治條例自2012年7月1日實施至今屆滿1年,這些高標準的綠建築案約占全年度申請案近1800案的2成,雨水貯集設施增加4344立方公尺、屋頂綠化增加18164平方公尺,相當於增加2座國際標準游泳池蓄水量,可大幅改善高雄都會區淹水情形,為民眾生命財產把關。
 
議會氣候變遷小組吳益政議員、張豐藤議員與蔡金晏議員分別表示,因應環境變遷災害對應,市府蓋滯洪池雖可有效改善地區淹水問題,但地點分散;綠建築自治條例中規範建築物雨水貯集槽,以興建建築地下滯洪設施之方式才能徹底落實下游防洪。考量推行之初由第一及第二類先行規範,未來仍應推廣至全部新建建築物設置雨水貯集槽,將各個滯洪小水桶,以螞蟻雄兵的力量彙集成一個大水庫。
 
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處長黃志明表示,依照聯合國環境署的研究結果顯現,如果種植層大於10cm的綠化屋頂相對無綠化屋頂,全年能夠降低延滯60-80%的暴雨逕流,可減輕約65-70%的排水系統負擔。未來持續推動立體綠化及都市農園計畫,期望藉由屋頂綠化率達70%以上之目標,降低都市上空的二氧化碳含量80%,進而改善都市熱島效應。
 
工務局表示,綠建築自治條例不僅打造高雄成為全面海綿化之滯洪防災城市,亦可帶動經濟產業,根據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執行結果的專家推估,綠建築總面積有313414坪,在平均預估綠建築造價約7.8~9.7萬/坪,其產生綠建築產值將有56~118億,其同時將帶動的總體經濟效益有84~177億,創造1998~4196人數的就業機會。
 
全國首創的高雄市綠建築自治條例行滿一年,市府工務局統計執行該項條例後,共計創造綠色產業產值約百億以上,減碳量有1.2萬公噸以上等,預計以每年設置雨水貯集設施13200噸,約6座國際標準游泳池蓄水量,屋頂綠化15萬平方公尺之目標,建構社區微滯洪系統。
 
莫拉克風災滿已屆滿四週年,防災觀念與時具進,應有「與水共存、不與天鬥」全區分流分擔洪水之概念,綠建築自治條例持續研議新建建築物於地面層頂蓋空間設置綠化排水及微型雨水貯集設施之可行性,利用小社區防災體系串連城市滯洪池,建構全民防災、宜居高雄之新紀元城市。